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湖北宣恩:“1+8+1”新时代志愿者引领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红就出现在哪里,在湖北省宣恩城乡,这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自湖北宣恩县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全县形成协调联动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为创新服务模式,让实践力量

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红”就出现在哪里,在湖北省宣恩城乡,这已经成为不少人的共识。自湖北宣恩县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以来,全县形成协调联动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为创新服务模式,让实践力量“强起来”“沉下去”,宣恩不断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发挥“1+8+1”新时代志愿者引领作用,以一批典型人物引领+8大员(思想建设指导员、民情民意采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培训技术员、文明风尚引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分类带动+一批青少年志愿者激发家庭效应,推进志愿服务迈向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使得文明实践助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典型引领“解锁”影响力

“现在垃圾要分类处理,大家再扔垃圾都不能像以前一样了,我们社区要带头做好!”7月28日,在珠山镇上湖塘社区党员活动室,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明菊正在和社区居民代表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今年6月,上湖塘社区被确定为全县垃圾分类试点社区。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以“汪明菊工作室”为枢纽,对辖区内18家单位及3036户住户进行宣传和培训,打响了全县垃圾分类的“第一炮”。

2019年,该镇借助汪明菊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为契机,成立了“汪明菊工作室”,以汪明菊志愿服务队为主要载体开展活动。“大家信任我,我就一定会带好这个头!”

典型力量的引领,在上湖塘社区荡起了志愿服务的新风。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汪明菊火速集结工作室志愿者形成7支志愿者队伍,将职工在社区报道党员群众进行分配,先后吸纳了352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

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指导

汪明菊(右一)慰问社区困难群众

无独有偶,典型引领志愿服务在贡乡并不是少数。高罗镇中心小学教师冯大文是2019年“出彩宣恩人”,他用多年心血编写中小学苗语教材,解决了高罗镇苗族居住地长期以来文字使用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由全省唯一的苗语教师冯大文牵头开展“苗语传承”志愿服务工作,教孩子们说苗语、诵苗诗、唱苗歌。

在冯大文的带动下,近50名教师、群众也加入“苗语工作室”,一方面宣传引导学生加入苗语班,一方面参与教材制作、节目编排,扩大苗语传承影响力。

用典型精神厚植道德沃土,宣恩催开了满城的文明芬芳。宣恩依托连续4年开展的“出彩”评选活动,向上选树推介先进典型,并在历届“出彩”和省级、国家级典型中优选行业领军人物或团队,建立志愿者工作室,孵化专业项目,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实践中心已指导1个县直单位和3个实践所成立多个志愿者工作室,并将道德模范事迹展纳入实践阵地建设内容。

“八大员”社会治理“助推器”

值守滑坡卡点、上街进行防汛安全提醒、打扫街道卫生……进入汛期,宣恩县普降暴雨,防汛形势严峻。珠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集结出动,整合县城 7个城市社区“八大员”志愿者,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统筹调度志愿力量筑起“堤坝”。

“结合社区实际,我们整编各类人才分类为思想建设指导员、社情民意采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居民事项服务员、文明风尚引领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垃圾分类指导员等‘八大员’,依托文明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城市治理全过程。”珠山镇副镇长陈鹏介绍。

社情民意采集员入户走访

珠山镇充分结合社区实际,坚持全域联动共建思维,将辖区7个社区党总支改为社区大党委,以社区党委为主线、社区大党委做统筹、社区“尖刀班”进驻、辖区单位联动、社区居民配合,由实践所统一调配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建设一支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提升实践所、站的服务能力,以文明实践助推基层治理提档升级。

“这段时间下雨时间长,您住在楼顶的,有没有出现漏水情况?”近日,白鹤井社区“尖刀班”成员郑怀宇化身居民事项服务员,对辖区住户上门走访,重点针对留守老人住户了解其生活存在的困难。

今年25岁的赵植是大学生村官,他将精准扶贫、疫情防控等各类政策思想通过接地气的语言进社区、进村寨进行宣讲,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想建设指导员。

宣讲进社区

“每一次的宣讲其实对我自己也是一次学习提高,挺好的!”赵植说,自己还加入了珠山镇“青年说”宣讲队伍,与另外13名年轻思想建设指导员围绕“深耕、播种、扎根、丰收”八字方针,把“高大上”的理论,用“接地气”的语言入耳、入脑、入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朝阳”力量引发“蝴蝶效应”

时值盛暑,宣恩县城环卫工人郭玉琼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幅画和一枚画有图案的鸡蛋。

送礼物的是雏鹰志愿服务队的小小志愿者张雨佳,因为在电视上看到环卫工人盛暑辛劳的画面,她向家长表达想为环卫工人做点什么的想法,便有了这份特殊的礼物。“去年加入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后,她经常会做这些小事,我们都很受感动,也常常带着她跟着一块儿参加志愿服务。”家长张康满是欣慰。

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无数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宣恩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青少年力量。珠山镇工农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雏鹰”志愿服务队,招募年龄段主要为6-17周岁的青少年,目前已吸纳110余名小志愿者参与其中。

儿童志愿者参与活动

大手牵小手,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志愿服务精神在童心间流淌,小小涟漪激发起强大的能量。今年6月,由团县委、县委文明办发起的“护芽”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志愿者参加。

在家长参与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这些青少年志愿者走进山寨,看望贫困儿童,陪伴他们玩一次游戏、做一次家务、认领一个微心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志愿精神,更在他们心里种下了“友爱互助”的种子。

一到暑假,在宣恩县各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四点半”学堂就活跃着一群学生志愿者,他们从学生化身为“老师”,陪伴、辅导搬迁群众子女进行学习娱乐。

李家河镇塘坊村柚乡苑安置小区的志愿者严知非今年17岁,刚刚结束高考,他主动提出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在小区管理人员的引导下,严知非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成为了小区30几名学生的小老师。

“我长大了也要像严老师一样!”10岁的小芳(化名)因为父母在外务工,每天到“四点半”学堂学习成为必修课,看到只比自己大几岁的“小老师”,她如是表达愿望。

朝阳生出志愿红,文明新风就此感染着贡乡的青少年,感染着每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凝聚起文明实践最强大的力量。(宣恩新闻网 记者 刘亚丽 通讯员 赵洁晶)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