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展阅读 > 正文

携手封面新闻 蓝光集团投入千万资金助力凉山“一村一幼”

还有10天就要开学了,在凉山州昭觉县庆恒乡马楚村幼教点,在送走一批助学考察人员后,老师阿和说日开始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准备,他期待着开学后,能获赠一批新的教学设备。9月新学期,凉山至少有17个幼教点将迎来新

还有10天就要开学了,在凉山州昭觉县庆恒乡马楚村幼教点,在送走一批助学考察人员后,老师阿和说日开始为新学期的到来做准备,他期待着开学后,能获赠一批新的教学设备。

9月新学期,凉山至少有17个幼教点将迎来新变化。从今年起,蓝光集团将用三年时间,投入上千万元资助凉山教育,今年将首批投入近400万元,在凉山17个县市建立“一村一幼”示范点等。

8月30日,第九届C21论坛将在南充举行,届时,凉山州政府、蓝光集团、封面新闻将共同发布“千万扶智计划”,同时,也将向爱心企业发出倡议,共同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三赴凉山考察投入千万资助幼儿教育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国家扶贫攻坚主战场。按照计划,到2020年,凉山全州11个深度贫困县将摘帽,1118个贫困村退出、4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凉山的脱贫攻坚,也引来了爱心企业的关注。今年初,蓝光集团启动凉山脱贫公益帮扶计划,并与封面新闻携手,共同寻找帮扶点位。

今年3月,蓝光集团深入凉山,对昭觉县唐且乡以火补且村、呷姑洛吉村、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悬崖村),以及喜德县额尼乡额尼村、沙马拉达乡马布村等地进行了考察。

“通过考察,我们确定将资助的方向,定在‘一村一幼’上。”蓝光集团党委副书记、蓝光地产金融集团总裁助理夏天说。

据凉山州教育局介绍,2015年,凉山州启动了“一村一幼”计划,在2586个建制村每个村设立幼儿教学点,努力补齐教育短板,该计划实施3年来,成效非常显著。不过,因地方财力限制,不少教学点办学条件较差,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热餐供给比例低、管理体系滞后等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协助完善幼教基础设施,帮助培养稳定专业的幼教师资。”夏天表示,今年5月、8月,蓝光集团与封面新闻再次到凉山考察点位。三赴凉山后,最终确定了资助细节。

8月14日,蓝光集团与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教育基金会签订《教育帮扶项目捐赠协议》,正式启动“一村一幼”公益援助项目。按照计划,蓝光集团将用三年时间,投入上千万元,推动凉山教育发展。

今年投入400万17县市建幼教示范点

“在千万助学资金中,今年,将首批投入近400万元。”蓝光集团品牌中心副总经理罗太学介绍说,今年公益项目的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

首先,是建立“一村一幼”示范点。在凉山州17个县市分别捐助一个幼教点,按照幼教点设施配备标准,完善幼教点基础设施,并将其打造全县幼教示范点。

第二,开展“蓝光扶智培训计划”。分别组织专家到凉山州17个县市的幼儿园开展教师巡回培训,选拔优秀教师,通过进修、游学,提升教育管理及教育教学技能。

第三,评选“蓝光最美幼儿教师”。设立“蓝光奖学金”,举办“蓝光最美幼儿教师”评选活动。

第四,开办“蓝光幼师班”。资助优秀的贫困学生进入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院校“蓝光幼师班”,培养、储备专业的幼师人才。

蓝光助学基金会副秘书长陈小橘说,蓝光集团公益项目,采取的是“政府+企业+媒体”模式,凉山州教育局、凉山州教育基金会、蓝光集团与媒体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携手,共同助力凉山脱贫攻坚。

凉山州政府教育总督学、州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马布都表示,非常感谢蓝光集团的资助,凉山州教育基金会将按照《慈善法》和基金会章程以及捐赠人的要求,管好用好善款,严格过程管项目安全、资金安全,确保教育公益项目成效。

凉山州教育局副局长程志敏说,尽快实现彝区农村孩子过好“语言关”、养成“好习惯”、争做“乖娃娃”的发展目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既是政府职责,也是社会责任,该项目体现了蓝光集团的社会担当。此外,也感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对凉山教育的关注与支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徐湘东见习记者肖洋摄影报道

编辑:JUNYU 审编:admin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