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学子实践感悟:红色之旅从未结束
中国青年网宣城9月4日电(通讯员 刘瑞)合肥工业大学重走抗战革命路 青春筑梦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选择重走新四军由皖南向高淳进军的抗战革命路线,深入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革命老区、高淳老街等
中国青年网宣城9月4日电
(通讯员 刘瑞)合肥工业大学“重走抗战革命路 青春筑梦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选择重走新四军由皖南向高淳进军的抗战革命路线,深入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革命老区、高淳老街等农村乡镇开展群众寻访与宣讲活动,进行理论普及。实践是辛苦的,却也是快乐的,这段红色之旅从没有结束,也永远不会结束。
团队成员重走抗战革命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瑞 摄
红色文化孕育自信品格
提及泾县,难以避开的就是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史料陈列馆。它们已经成为这片土地的文化坐标。就是这些具象物质的存在,使得当代人们去细腻地感受那些曾经鲜活的故事,那些曾经滚烫过的热血。
绝不是因为巧合,来到这里参观的老兵特别多。我们采访了一位正在参观的革命老兵,不难看出他在望向那些曾经的历史时,饱含深情的眼睛,那是那一代人的眼睛,他们把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国家,把自己深深嵌入在历史成长的年轮里。
是历史的熏陶,也是土地的滋养,使得泾县这片红色土地的文化气息分外地浓厚。一位传承祖辈手艺,制作桂花糕的杨阿姨,多少年如一日地在这儿卖桂花糕,把每种桂花糕的口味配料制作工艺熟记于心,把工匠精神发扬到了极致,对她来说这并不是一种谋生的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有一位路途中偶遇的司机叔叔,热心地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热血的当兵经历,介绍了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出的伟人,言语之间坦露出作为一名老兵的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与这片土地割舍不断的情怀,他们身上的那种热情、自信、洒脱、坚忍的气质,让我们不得不去思索这片红色土地的魔力,让我们不得不感慨文化对一个人生命轨迹的影响之大。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从长辈的口中听那些关于新四军的故事,那些新四军精神,那些红色精神,就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中被传颂,这些精神也得以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无限生长。
团队成员在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瑞 摄
回眸历史,传承红色根脉
而大美泾县,有的不止是这些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这里同样有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我辈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毁家纾难,舍小家顾大家换来的。
我们跟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的戴主任举行了一次座谈会,谈及了关于红色文化的方方面面。戴主任说,可以感受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文化越来越得到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人们的重视,到此参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这让戴主任很是高兴,他也忙的不亦乐乎。
同时,戴主任对大家提出希冀,希望我们对红色文化的重视不是一时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的,要去挖掘红色文化中永不褪色的精神,挖掘红色文化的潜在价值,让红色文化永远地鲜活。
传统文化滋养精神生活
团队成员在走进高淳老街。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瑞 摄
沿着新四军的进军路线,我们团队来到高淳,解说员带领我们参观了老街的吴家祠堂,吴家祠堂内的展板上画出了一支队从皖南进军高淳的路线:岩寺—茂林—泾县—南陵—芜湖—高淳。这是1938年6月4日陈毅率部从皖南来到高淳县城淳溪镇时写下的。高淳是新四军东进抗日、进入江苏的第一站。而一支队在高淳的这些活动,埋下了抗日的种子。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吴家祠堂中的一块家法石,如果吴家子弟犯了错,会被绑在家法石上被拷问,不得吃饭,严重者就要随着石头,石沉河底。这些具象的历史记忆使得我们对于新四军的作战进军路线有了更为立体化的认识。不得不说,是严格的家风家训成就了那个时代的英雄。也正是这个地方多样的文化,滋养出了他们丰厚的精神生活。
高淳老街里的人们:店铺里的老板娘,看孩子的老奶奶,还有那些静坐读报的老人们,似乎都习惯了这样像我们这样的来来往往的人,习惯了来来往往的观赏的眼光,但他们都在自己小小的空间里维持着自己小小的生活,不管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许多的人,来了,又走了,自己的日子还是照旧。不会因为谁去刻意地表现什么,也不会因为谁刻意地去回避什么。这种骨子里的自信是令人羡慕的,但它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养成的。
践行文化自信,我们在前行
文化自信在现实生活中成为鲜活的实践需要我们践行红色文化自信,构建红色文化记忆。我们选择重走抗战革命路,不忘初心,寻访红色基因,就是要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红色历史不应是停留在过去的历史,而应该成为当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史料陈列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高淳老街都是红色记忆的物质存储载体。它们作为红色记忆的存储载体,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会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会让这次红色之旅止步于此。它已在我们的生命中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会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根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