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形”到“有效”,顺义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这样完善
3月18日至24日是第十届北京社工宣传周。在顺义,社会工作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怀揣热忱爱心,为市民解决生活难题,在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基层服务从有形覆盖变为有效覆盖
3月18日至24日是第十届“北京社工宣传周”。在顺义,社会工作者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运用专业知识、怀揣热忱爱心,为市民解决生活难题,在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让基层服务从“有形覆盖”变为“有效覆盖”。
全面!织密服务网络
顺义区“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每天都在高效运转着。1个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25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现街道(镇)服务平台全覆盖。顺义还延伸设立72个社区及82个村级社会工作服务站,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
光明街道绿港家园社区暖“新”驿站。
“走啊,今天驿站有活动。”光明街道绿港家园依托社工站设立暖“新”驿站,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提供阅读空间以及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外卖员韩磊说:“以前想休息会儿都不知道去哪儿,现在有了这儿太方便了。”
2024年,顺义区各镇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及村(社区)站点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活动1225个,服务11335人次,服务领域广泛,涵盖社区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服务对象包括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让他们感受到爱与关怀。
专业!培育人才
在顺义,想成为专业社工并不难!社会工作考前培训,让全区社会工作领域中持证社工增长到834人。
刘传莹领取高级社会工作师证。
“益起来”联盟开展活动。
经过考前培训,义祥社会工作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刘传莹成为顺义区首位高级社会工作师。在她的带领下,事务所组建了“益起来”联盟。联盟广泛动员医疗、养老、文化等多个行业参与公益服务,八年来,开展了多项专业化、系统化、多元化志愿服务,荣获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十大品牌金奖和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乡工能力提升培训班。
“培训益我学到了不少服务群众的窍门,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了。”参与“优才计划”的学员刘涛说。顺义区2024年启动第五批“优才计划”,从马坡镇、后沙峪镇筛选7名优秀社工,组建2支“优才团队”,通过脱产训练、岗位实训、专业督导等方式,促进社工专业水平提升。顺义区还开展了乡工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调研等方式,培养了一批专业化、本土化的乡村社工。
实力!打造特色品牌
光明街道和义祥社会工作事务所联合申报的“红色力量”共创绿色家园项目,入选全国首届“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在这次全国评选中,顺义区共有3个案例脱颖而出,成绩相当亮眼!
“宅益快”公益义卖。
“彩虹之光”趣味运动会。
公益足球进校园活动。
特色志愿服务,顺义独具风采,采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运用专业社工工作方法,设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宅益快”公益义卖,让家里的闲置物品有了新用处;“折翼天使”助残趣味运动会,让残障人士在运动中找到自信;公益足球进校园活动,结合公益赛事和志愿服务,提升孩子参与足球运动和公益志愿服务的热情……顺义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涵盖便民服务、红色教育、民生科技等领域,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
“我们将继续完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培育更多本土专业社工队伍,挖掘属地特色,并融入社会工作,打造更多特色品牌项目。”区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服务科科长朱广娜表示。
https://www.bjwmb.gov.cn/wmdt/syq/10094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