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治理:瞄准高水平自立自强
◆ 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是破解科技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 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有利于为科研创新蓄能◆ 科技管理改革要减去不必要的条条
◆ 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是破解科技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
◆ 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有利于为科研创新蓄能
◆ 科技管理改革要“减”去不必要的条条框框,扩大科研单位和科学家的自主权,为科研攻关松绑
◆ 科技管理还要“减”去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使科研人员能够专注科研、聚焦主业
科技治理:瞄准高水平自立自强
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我国科技创新爬坡过坎提供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创新,不断增强创新主体动力,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此时,中央布局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全力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治理,瞄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是支持全面创新的一项基础制度。
当前科技创新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上都呈加速跃升趋势。与之相比,我国在一些战略性领域尚未建立产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市场化体系,部分研发仍止步于实验室与样机阶段,“有技术无产品、有产品无产业”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就迫切需要探索新时代适合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组织方式,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寻求破解科技发展难题的路径。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领域取得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其背后的重要体制支撑,就在于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当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需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红说,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高效的科研创新组织体系,以“大兵团作战”模式开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才能加速攻克“卡脖子”难题。
——集中力量,保证重点。一些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由国家来“兜底”,长周期支持。
“国家在科技活动中,历来扮演着组织者的角色。”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坚持战略性需求导向,确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着力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优势。
“我们讲新型举国体制,并不是说所有科技任务都采取这种模式,而是更多聚焦在体现国家意志、事关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王志刚说。他认为,新型举国体制就是要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组织动员全国科技力量,凝聚一批具有拼搏奉献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科技人才,形成强大合力,搞出更多独门绝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聚合资源,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往往具有资源投入高、知识密集复杂等特点,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技术力量深度协同攻关。这就需要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提升协同性、效能性,最终形成整体优势。
以“奋斗者”号为例,2020年11月,“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下潜深度达10909米,一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其背后,是“十三五”以来,科技部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船舶集团,组织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的艰苦攻关。
王志刚说:“‘奋斗者’号成功研制和万米海试的突破,是新型举国体制的生动实践,将为深海科学考察、海底精细作业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为下一步带动深海能源、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集智攻关,实现突破。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能更好释放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而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这意味着,在一些战略性领域,要特别重视发挥国内下游“超级用户”企业的集成整合作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甚至是以产业链下游企业的“订单”乃至“注资”,去激活上游的研发资源,使相关产业的创新突破和自主可控更具生命力。
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进行升级改造( 4月28日摄) 黄博涵摄 / 本刊
完善评价制度:蓄能科研动力
作为科技活动的“指挥棒”,评价制度的改革完善,对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立竿见影。
重点要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科研项目评价是对科研工作的把关与保障。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
“如果不分类评价,就像是让乒乓球运动员和足球运动员比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表示。他认为,应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科研工作类型,有区别地制定评价标准,调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当前,亟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
其中,建立多元化薪酬分配机制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关键内容之一。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赋予团队首席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同时,构建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用足用好成果转化奖励收入分配政策,推进人才强院。在政策利好和资金支持下,农科院英才以占全院科研人员5%的规模取得了全院91%的国家级奖项,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占全院半数、获得的专利数量占全院三分之一。
在王志刚看来,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在出台科技政策方面,要思考如何让愿意创新、有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的人得到社会更多的尊重,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荣誉层面。
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正进一步调动科技工作者科研积极性,从科技治理层面推动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更加完善的评价制度势必为科研蓄能,促使其生机焕发。
科技管理:善于做“减法”
科技管理在科研创新中具有牵引规范作用。好的科技管理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让创新源泉真正奔流涌动。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这意味着,科技管理改革要“减”去不必要的条条框框,扩大科研单位和科学家的自主权,为科研攻关松绑。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自2010年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来,从自主研制“悟空”“墨子”等科学实验卫星,到支撑“奋斗者”号的关键技术研发,在一系列研究上取得突破。他们在总结专项实施经验时,减少管理层级、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成为共识。
在此基础上,2018年,中国科学院从“项目、人才、经费”等方面出台10项新举措,加快解决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突出管理问题。
“科研活动有其灵活性和特殊性,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应该起主导作用。”中国科学院原党组成员、秘书长邓麦村说。
邓麦村表示,中国科学院近年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度改革项目管理、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科技评价等,把能够下放的管理权限尽量下放,把能够简化的流程环节尽量简化。充分保障科研和管理自主权,大幅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与此同时,科技管理还要“减”去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使科研人员能够专注科研、聚焦主业。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院士表示,科研事业是科技工作者的挚爱,如果不是一些外界原因干扰,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希望呵护好自己的事业。“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很振奋人心,作为院士,一定要带头扎根学术。”
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让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放开手脚、保住精力搞科研,充分释放其创新动力活力,科研创新之火必将越燃越旺。
▲ 3月27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总控室内工作 欧东衢摄 / 本刊
“揭榜挂帅”: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启动“揭榜挂帅”等改革,谁能干就让谁上,是支持全面创新的又一制度安排。
具体而言,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要真研究问题,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揭榜挂帅”是一种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把需要攻关的科研项目张榜,谁有本事谁揭榜,是用市场竞争来激发创新活力的一种机制。其核心是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紧迫需求设计研发任务,具有需求明确、导向清晰、参与面广的特点,是一种高效破解难题的机制。在执行过程中,“揭榜挂帅”往往通过“军令状”等改革举措来压实责任,由最终用户考核研发成果。
工信部较早进行“揭榜挂帅”尝试。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17项揭榜任务,并明确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活动的相关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法人单位都可申请成为揭榜单位。
科技部将“揭榜挂帅”作为深化科研管理改革的重大举措,希望做到不拘一格,大家都来创新;不求一律,大家都来参与,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攻坚克难的积极性。
随着国家在重大研发任务中“揭榜挂帅”等机制的全面推行,我国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也迈出新的步伐。据了解,“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21年拟支持784个项目/方向,国拨经费总计约197亿元。截至目前,“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已启动52个重点专项指南征求意见,其中,有25个重点专项发布了“揭榜挂帅”榜单,拟安排国拨经费近26.5亿元。
这意味着我国重大科研任务的“揭榜挂帅”开始全面实施,深化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迈出新的步伐。
目前各地正密集探索以“揭榜挂帅”为突破口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改革。比如今年3月,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广州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揭榜挂帅制技术攻关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试行)》;4月,《湖北省揭榜制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发布。
“‘揭榜挂帅’就是要更多体现科技成果的实战性。”王志刚表示,“揭榜挂帅”更适合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的科研任务,有利于打破科研“小圈子”,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在王志刚看来,未来要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个重点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新型举国体制,如何推动“揭榜挂帅”等改革更好落地见效等。“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王志刚说。(记者 扈永顺 魏雨虹 刊于《瞭望》2021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