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桥创始人王赛:我是一个小人物,但为了公益,我想赌一把
一个在加拿大生活了将近20年的华裔青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而且一头扎进了中国农村做公益,为的是什么?王赛说,他是带着寻根的想法回到祖国的。益桥中国创始人王赛王赛1989年出生于山西,九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
一个在加拿大生活了将近20年的华裔青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而且一头扎进了中国农村做公益,为的是什么?王赛说,他是带着寻根的想法回到祖国的。
“益桥中国”创始人王赛
王赛1989年出生于山西,九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他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巴黎政治学院、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学,后以“罗德学者”身份在牛津大学获得公共政策硕士学位。
王赛牛津大学毕业照
2012年,王赛回到中国,他想走完他的寻根之路,就此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缘公益。其后的几年间,他先是在“美丽中国”担任云南保山项目主管——也许是因为他略显黝黑的面孔,当地村民以为他是新派下来的村干部。此后,他曾在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负责培养来自世界顶尖大学的国内外大学生,还参与了东非社区发展项目与北京农民工法律援助等项目,他也是哈佛社会创新的种子伙伴以及世界经济论坛杰出青年代表。
2016年,他创办了“益桥中国”。他说“益桥”要做的是连接希望改变世界的人和正在改变世界的公益组织。他有很多人不具备的优势,比如跨文化的视野和资源整合能力,他也不是没有过迷茫,比如益桥究竟可以为中国公益做些什么,他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几天前,北京雍和宫地铁西南边的COSTA咖啡馆,晚上八点半,王赛如约而至。他穿着件浅蓝色的纯棉衬衫,深色的立领羽绒背心,戴着一副很普通的眼镜,头发显然也没有刻意打理,笑吟吟地端坐在了《公益时报》记者面前。
“这两年益桥发展很好,你也名声在外了,有没有一点‘膨胀’的感觉?”
“‘膨胀’是什么?”乍一听这个词,王赛有些发蒙,没反应过来。
“就是觉得自己很牛、天下第一、Number one了。”
“哦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对目前益桥的发展,我很感恩,但我知道这是大家对益桥公益理念的认可,而不是我王赛有多么了不起。我很幸运的是身边有许多业界的前辈,比如康晓光、林红、陈越光这些老师们,他们会经常提醒我,作为公益界的一个新人,你可以爆发一两天、一两年,但是以后呢?未来呢?所以眼前的这些成绩和光环都是暂时的,我更看重的是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久的时间里,益桥做得怎么样。”
为了做公益,王赛已经先后三次推迟了赴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难道在他看来,公益的魔力真的大过令许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吗?
“其实无论是我在云南公益一线的积累,还是创办‘益桥’,所有这些在公益行业的不同经历,都已成为我生命和事业的一部分,我会因此变得更加充实和强大。所以我一直觉得推迟哈佛入学并不是一种牺牲,而是让我更有生命力了,更有一种清晰的方向和更为广阔的格局,以及帮我找到未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方式,它其实是无形的财富。”王赛这样回答。
王赛出席“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峰会”
今年7月,王赛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面对侃侃而谈的王赛,记者忽发奇想,问他:“近年来海外华裔在当地参政议政的势头越来越猛,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参选加拿大总理?”
王赛大笑。他的回答一如既往地自信:“其实我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并不是不可能的。加拿大是个移民大国,它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这的确是一条路,我是能够看到那个可能性的。”
不过,接下来他的话更显认真——但是我想告诉你,其实同时我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更有挑战的、同时可能是更有意义的一条路,就是长期在祖国发展。“因为即便你做了加拿大总理,即便你是华裔,但你的一举一动包括主张,更多的还是代表加拿大这个国家的角度在国际层面发声。我想探索一种可能,就是在祖国扎根。但我们的祖国这么大,我又是一个小人物,那我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还未知。从理性的层面说,我想‘赌一把’;从感性的层面说,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
“可以这样说,我选择的这条路难度可能更大,不确定性更多,但从长期来看,能够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比做加拿大总理更有意义。”王赛如是说。
访谈:
为什么他们都看中了益桥?
2016年8月,益桥在鸟巢发布首批“益桥伙伴计划”
《公益时报》:自2016年创办至今,益桥已经先后得到了盖茨基金会、险峰基金会、南都基金会、爱佑基金会、凯风基金会等5家著名基金会的赞助和支持。这么短的时间里赢得这么大力度的扶持,你觉得他们看中了益桥的哪一点?
王赛:我想,第一点很重要的就是益桥的创新模式。益桥的创立首先是抓住了一个很大的痛点,就是公益行业人才的问题。但我们的亮点在于不仅抓住了这个痛点,还采用了比较创新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相较于现在很多公益机构从内部培养、培训公益人才,我们更多的是引入一股新的力量,就是引入有国际背景的、商业背景和跨界背景的全球青年精英力量,通过这些高端人才来推动更多的公益创新。
第二就是团队。首先是我个人的背景,再就是我能联合凝聚在一起的那些虽然比较年轻、但是非常有活力的朋友们,说服他们加入益桥,不管是通过全职还是兼职的方式,共同为益桥发展助力。这里面有我牛津公共政策的同学、有哈佛法学院毕业的、有北大燕京学堂出来的第一批的学生,还有我公益圈的一些伙伴。他们的综合素质都很棒,对中国公益事业未来的想法和愿景都很超前,而且都属于跨界人才,默契度很高,大家都觉得这件事OK,可以做成。
王赛与牛津大学首位女校长路易斯.理查德森
第三就是我们的一种战斗力、魄力和担当。通常一个公益平台的诞生,人们会策划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会思前想后考虑很多。但我们那时候在基本上还没有募集到什么钱、各种准备都不能说是“到位”的时候,就先把招募公益伙伴的帖子发出去了。当时我正在跟一家基金会谈合作,对方一听就觉得我们动作是不是太快了,说是不是等他们的资金到位再启动招募,但我说时间不等人,过了这个最佳时间节点再发布的话,可能效果和意义就要差很多了。事实证明,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当天招募帖子发布之后,阅读量很快达到一万七千多,很多人在转发,也很有多人表示惊讶,说“原来中国的公益圈不仅可以发出这种结合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梦想之声,还能够让它变为现实。”我觉得一切都是刚刚好——太早了,时机还不成熟;太晚了,谁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其实我也不是一个有着什么“特殊背景”的人,也不是说我父母很有钱或者很有资源,尽管身上有着“罗德学者”这样的标签,但大家跟我接触之后,可能觉得我还比较值得信任,比较可靠,公益初心还是比较纯正的,而且人又比较谦卑,所以他们也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放手去做。
大格局、可持续、有效连接是核心竞争力
王赛与敦和基金会秘书长陈越光
《公益时报》:益桥的宗旨是要搭建“公益之桥”,将封闭的公益圈打通,打造良性公益生态格局。这座“桥”你打算怎么搭?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王赛:第一个步骤是对人才做精准的筛选和匹配。我们要把一些最合适的机构和最合适的人找到,将双方做最合适的匹配。这是一个缜密的系统,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积累和夯实。
第二个步骤是培训和入门,也就是如何将跨界人才快速的融入公益机构。比如我们每年针对公益入门的CAMP,以及每年三次的线下培训,都是在考虑怎么把这个内容具体实施好。我们培训的内容很多元很丰富,除了公益人才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还会融入中国文化等等,这是一种综合的学习,从而将这种培训和专业入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培养和陪伴。新加盟的公益伙伴入职以后,我们会给他们匹配导师和教练。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我们发现很多公益新人在进入公益机构的前三个月,会有比较大的心理落差,因为他们会觉得很多东西跟他们最初的期待不同,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要知道在这些公益伙伴看来,除了语言上的差别,他们的障碍更多的是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的不同。这个时候益桥就必须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放下自己,认真谦卑地去学习。教练的作用就像辅导员,导师更多的是从专业层面上提供支持。我们的陪伴就是建立公益人才的社区,而且将其日益发展壮大。当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拢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那个氛围是很棒的,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益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创始团队本身的特质,再就是我们有机会、有能力梳理来自世界各国不同校园的校友会、人才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找到这些人才,并且为中国公益所用。我们不会选择成百上千的人都来做益桥伙伴,我们的团队最初只是10个人,这种小而美的团队搭配,可以最大化的开发和使用资源,避免无效连接和资源浪费。我们的团队虽然整体年轻化、人也不多,但我们拥有足够大的格局,可持续和有效连接会使得我们这个公益社区越来越强大。
《公益时报》:为了达到公益资源最佳优化匹配,你要如何去把控和筛选这座“桥”两端的点——机构和人才?
王赛:我们先从公益机构的实际需求来讲。公益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很大的,现在每天都有不少机构来找我,让我帮他们找人。虽然我们没法承诺可以帮助每一家公益机构都找到合适的人,但是我们会认真地去思考一个问题——尽管每一家公益机构都很需要人才,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加入,才能对你们的事业和方向带来真正长期有效地变化及影响?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一片好的土壤,让这些优秀的公益伙伴们成长。除了硬件、待遇等基本指标,我们更关注这家公益机构的创始人背景、有没有好的团队来带新人,带队的人对自己的员工是否CARE(关心)等等。即便你这家公益机构条件再好,如果你们不重视人才,不能给予他们成长的健康氛围,我们也不会考虑。
人才方面,益桥有几个关键的定位。首先是年龄层,我们寻觅的人才大致都是在35岁以下的青年精英;第二、我们关注其综合素质和教育背景;第三就是我们关注这些人才的公益初心,以及他们的修养品性。有些人固然比较优秀,但他们始终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别人什么都不懂,这种心态是没有办法做好公益的;或者还有人就是把公益机构当作一个跳板,我就是来这里玩一下,玩够了就去做其他事情了,这种人也不能予以推荐。所以,如何才能找到那些具备了真正的公益之心、有着纯正的公益价值驱动的优秀的年轻人才是最关键的,这个需要我们长期的挖掘和准备。但也恰恰是看到益桥的这些考量依据,我们才能吸引到足够优秀的人,这和单纯拿高薪酬来笼络人才并不是一回事。
王赛与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
实现自我造血是未来方向
《公益时报》:资金募集向来是公益机构发展的工作重点和难点。目前益桥的资金募集难度大吗?
王赛:资金募集肯定是挑战,但不是不可以克服的。就这一点,我觉得首先需要人们建立对“公益”这个概念的深度认知,就是什么是公益、公益的发展需求是什么——这是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人才的培养你一定是要去投入的,而且这种投入不是你马上就可以看到产出和效果的,因为一个人成长与否并非一两天就可以看出来的,你要是一个捐赠方或者投资方,你必须要有这种认识和胸襟,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判断,双方是很难达成共识的。从这个角度讲,资金募集并不容易。
但如果你老是要为筹款去伤脑筋,那会很累,会疲于应付,所以更重要的是探索未来我们益桥是否可以实现“自我造血”的功能,这条路是值得思考的。比如说我们曾经给壹基金输送过两个公益伙伴,他们很满意。因为你帮他们找到这些人才,还去给他们培养这些人才,类似这样的公益机构其实他们也是愿意去拿一些费用来做这件事的,这样起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实机构的运营费用。
其实目前我们正在推行的一些课程也可以拿出来面对全社会的职场去分享,帮助他们做公益入门培训,给予他们公益体验和实验等等。但我们提供的这种课程和培训费用的价格不会像一些大的公益学院那么昂贵,而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肯定是接地气的、亲民的。
和而不同,君子不器
《公益时报》:益桥将发展核心定位于集结海外有志于投身公益事业的青年精英,为中国公益助力。你认为具体操作中的关键点是什么?如何实现?
王赛:海外的很多优秀青年都是有着公益情怀的,就是缺乏合适的平台施展抱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现在的中国公益行业是什么样的,甚至对当下中国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所以和我最初做公益一样,这些海外的华人青年如果能回国做公益,其实也是一种寻根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公益、尽快的融入中国。所以我第一天的公益培训就是请康晓光老师来给大家讲“儒家的公益思想”,他会告诉大家这些思想和文化与中国公益有什么关系,在我们进入公益机构具体操作的时候会带来什么影响等等,伙伴们学得很认真,他们也会自发讨论和互动,并逐渐将其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实质上是为我们投身中国公益、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埋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只要有合适的土壤,加上阳光和水分,这颗种子迟早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希望我的伙伴们可以体现出一种当代君子精神,这个可能说的有点大,但我在想,如果我们中国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君子不器”,能用一种现代的、年轻的、公益的方式体现出来,通过公益活动得以实践,并产生一种示范作用,通过个体的带动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这也是从价值观层面的一种引领和倡导,这是我当初决定做益桥很重要的一个初心。
同时,我们也鼓励这些伙伴把各自环境中学习和吸收到的公益思想传播给国内的同行。比如你在英国看到的比较好的社会企业模式,你在美国看到的基金会专业运作模式和系统的管理,互联网大数据如何能与中国的土壤和环境结合等等。益桥要搭建的是一座阳光蓬勃的、没有障碍的公益之桥。
《公益时报》:在此过程中,哪些东西可能是最难磨合的?
王赛:首先你要真正的放下你自己,不要带着你自己固有的那些假设,或者你自认为完美成熟的商业思维和观点去做事。在一个新的平台里面,如果没有经过真正的理解和实践,就先入为主地认为别人都是错的、都是落伍的,把自己作为中心,那是很可怕的。要以谦卑的心态去学习,这样你才可以学到东西,才能进步。这是我所理解的“和而不同”的“和”。
第二就是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就是所谓“和而不同”的“不同”。这也是理念认知层面的东西。在这两个方面,我们会花很多精力跟伙伴们沟通,培训中教练和导师们要帮助他们去调整心态,因为只有心态好,才能最大化、最好的发挥创新思维。至于技术层面我不担心,他们都已经很强了,可以学得足够快。
最后就是请一些公益圈的前辈来跟大家谈心。有时候那些前辈们会花整个晚上跟十几个公益伙伴们聊,把一些关键的问题谈透、谈开,彼此都很有成就感。比如银杏基金会的林红老师会鼓励伙伴们每个月拿出一份类似自我反思的东西,总结自己当月的得失,伙伴们就必须拿出时间和精力认真地去写、去分享。这种磨合最关键的是建立一个具有基本认知的价值观体系,然后共同成长。
做了“家长”,就要对“孩子”负责
王赛在CC讲坛担任演讲嘉宾
《公益时报》:做公益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热情,还要有足够的坚韧和执着。走到现在,有没有让你觉得疲惫、颓丧或者想撂挑子的时候?
王赛:其实做公益这件事并不是我的人生计划,而是走到这个阶段的一个想法,然后就去做了。有时候我对朋友开玩笑说,益桥就像是我意外生了个“孩子”,突然变成“家长”了,那你就得对他负责任了。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孩子”培养成材、你自己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好家长”呢?这肯定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当中,我一直在不停地寻找,一个是益桥的定位,一个是我在益桥的定位。其实寻找这个定位花了很长时间,也会有迷茫的时候。因为现在有很多公益机构,做的项目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那么益桥到底是要做什么?
作为一个创始人,我也并不是全能的。我就在考虑,未来如果我的合伙人或者其他人,能在管理运营方面比我做得更好,我把我的主要精力能放在战略、资源调动以及对外合作方面,可能效果会更好。有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的效率不是很高,好像把团队也拖得效率不高,工作起来很痛苦,我感觉自己有些对不起这个团队了。因为就算你可以边学边做,但如果你判断不准确,那你对团队的影响会是很大的。那段时间我在平台定位以及自己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这个问题上有些迷失了,当时我还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或者外界的各种压力,那段日子确实是比较艰难的。
现在已经基本释然,想明白了。我们做公益,又不像商业竞争那样,非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同的创始人带着不同的团队,都是抱着美好的公益愿景在做事情,所以对我来说不用想那么多,只要带着自己的团队,加强互动互补,放下小我的狭隘和偏执,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这个团队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所有的挫折和迷茫都是对我的一种修炼。
《公益时报》:如何看待中国未来公益之路?
王赛:其实我并不算是个资历很深的公益人,但从这几年的一点积累和学习我可以感觉到,未来中国的公益事业应该会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因为不断叠加的公益力量,会将中国公益之路变得更专业、更多元,公益精神和价值观也会更加凸显主流化。公益本身就涉及到公共利益,关系到每一个人,要不断地培养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中国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希望我们的国家不仅可以从创业、商业领域出人才,还可以让公益也成为不断滋养高端人才发展的一个非常棒的领域,只有这样,中国公益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跨文化的公益理念和实践会越来越丰富,互动会愈加频繁,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会更丰富包容,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站在第一梯队去为这个目标打基础,我们益桥的价值就在于此。这也就是两年前益桥成立时在鸟巢做正式发布的时候,我们的公益宗旨表达的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一个国家的第三部门如果不能够蓬勃发展,它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强国”,所以我们公益人就是要去完成这些艰难又非常光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