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布局调整应考虑服务半径 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路远,交通安全问题须重视
甘肃省正宁县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中,十几个幼儿鲜活的生命瞬间凋落。正宁县随后通报的事故原因,包括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校车严重违规超载、大雾天气影响、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等。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值得反思的
甘肃省正宁县特大交通安全事故中,十几个幼儿鲜活的生命瞬间凋落。正宁县随后通报的事故原因,包括幼儿园私自改装车辆、校车严重违规超载、大雾天气影响、教育交警部门监管不力等。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大规模布局调整让就近入学难落实
此次正宁校车事故发生时,小博士幼儿园大概有700多名孩子,仅300多名距离幼儿园比较近,其余大部分需要坐校车往返,其中最远的孩子单程达20多公里。
“这次事故给我们敲响警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痛心地说,“建幼儿园应该依据当地居民人口分布来考虑。有些中西部的乡镇范围很大,着力办一个幼儿园肯定是不行的。”
而幼儿园向乡镇集中只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大规模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表现形式之一。布局调整后,幼儿园、中小学校相对集中,学生上学路远,交通不安全的问题须引起重视。
“上学远在国际上有两条路可以解决,一条是开通校车,另外一条是建寄宿制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袁桂林说。然而,由于校车系统没有建立起来,各地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也存在差异,许多农村学生只能依靠搭乘摩托车和黑三轮上下学,由此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2010年12月27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因果村一辆送小学生上学的三轮车坠河,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此次事故中,遇难孩子多数来自松江镇东塘村,因东塘村小学被撤并到因果村小学,东塘村的孩子只能到四五公里以外的因果村上学。
“这与就近入学原则相悖。”袁桂林说,《义务教育法》规定,学生的上学距离不能太远,一所学校的辐射半径是3公里,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学校的服务半径,保证学生就近入学。
尊重儿童权利提高安全意识尚未被充分重视
在此次校车安全事故中,储朝晖特别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城市里的校车事故远远少于农村的校车事故,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事故远远少于家庭条件差的孩子?
对此,储朝晖作过长期调查,他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儿童、留守儿童,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他们的基本权利没有得到尊重和保障。
“近来发生的几次事故都是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因为他们的父母无法承担更多的校车费用,而社会也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没有任何规定明确由谁来为他们的交通费用买单。”储朝晖说,有些地方撤点并校的步伐过快,根本忽视了儿童的基本权利,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在撤点并校的时候能考虑到学校的辐射半径,科学布局,不搞“一刀切”,也就不会发生后续的诸多问题。
从全国各地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的校车安全隐患也可以看出,学校、幼儿园、老师、司机、家长及学生的安全意识都亟待提高。“我在农村调研时,经常看到有学生乘坐一些非载人的车辆上学,这样的上学之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但很多学校、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袁桂林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各地政府也缺乏足够的校车及交通安全意识,有些地方虽然发布了一些有关校车安全管理的文件,但大多简单粗糙,达不到有效规范的效果。
撤并学校前要想到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正宁特大校车安全事故发生后,全社会开始关注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提供一条安全上学的绿色通道?事实上,在城镇化发展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推进过程中,各地并不乏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成功案例。
浙江省上虞市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适度扩大学校规模,实现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而在偏远的山区或交通状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坚持就近、方便的原则,保留了一些小学校。“上虞市山区岭南覆卮完小原来只有40多名学生,按要求早该撤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若撤掉,学生要到5公里以外的乡小学读书,我们就暂时没撤。”上虞市教体局局长章兆钧说。
对于解决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问题,上虞市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最初家长个人用自行车、三轮车、电瓶车接送;之后上虞汽运公司开通了公交车;2006年,上虞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配备了141辆校车,并专门设立由市政府牵头,公安、交警、教体等部门人员组成的学校校车管理办公室;2011年又建立专业、规范的学生接送服务公司,取代学校自备车,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辽宁省桓仁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县财政出资260万元购买了12台校园巴士,交给该县东方客运公司运营管理,接送学生。“由于12台校车对于1万多名学生的运送力量微乎其微,我们采取了分散各学校休息时间的方式,周一至周日分别安排不同学校休息,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学生的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县教育局局长韩向光说,“近6年来,我们接送300多万人次,实现了安全行驶459万公里无事故,学生家长非常满意。”
从上虞市和桓仁县的经验可以看出,布局调整首先要从每个学生的利益出发,做好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