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教文卫 > 正文

首博“万年永宝”展:感受“硬核”文物保护

你见过近万年前的稻米吗?你知道彩绘兵马俑如何保持原来的颜色吗?你想试试修复残损的唐代壁画吗?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最新成果和考古

你见过近万年前的稻米吗?你知道彩绘兵马俑如何保持原来的颜色吗?你想试试修复残损的唐代壁画吗?

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最新成果和考古文保“黑科技”。

作为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重要环节,“万年永宝”展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承办。展览汇集10个省区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和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

有温度的文物研究

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第一件文物是西周伯椃虘簋,屏幕上播放的视频介绍了这件珍贵青铜器的前世今生。1978年12月,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在通县物资回收公司征集到一件残铜簋,残缺约1/5。后来几经搜罗,找到了这件铜簋的残片,将它修复后入藏首都博物馆。眼前这件有着兽首形双耳和生动纹饰的铜器,与老照片中缺耳、残损的模样相对照,让人不禁感叹文物工作者的匠心巧手。铜簋腹内铸铭文5行,其中有“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字样,此次展览的名字“万年永宝”正是出自这件文物。

“展览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同时让大家看到文物是怎样活起来的。”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主任周旸说,“文物出土时大多是‘尘满面,鬓如霜’,文保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要让文物以体面的姿态呈现在展柜里,让观众透过岁月感到文物的美。”

展览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万年”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慧眼”介绍了考古文保工作中的科技手段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发现。“巧手”通过一组组精美文物,展现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现代文保专家“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芳华”意为通过形神兼备的工艺复原,让文物再获新生、重现芳华。“永宝”展示了基于预防性保护的文物风险管理系统,从大环境、小环境、微环境多个层面管控风险。

“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但它不会开口说话。从科学认知到人文解读再到传承弘扬,构成了考古文保工作的完整链条。我们的研究不是冷冰冰的,要深入挖掘文物的价值,重现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向公众讲述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周旸告诉记者,策展团队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和代表性展品,突出展现文物保护的中国理念和中国实践。展览中可以看到距今约1万年的碳化稻米、8000年前的海贝、战国时期的大型漆床,一些重点文物为首次展出,如郑州汪沟遗址出土碳化丝织物、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紫衣御手俑、唐代韩休墓《玄武图》壁画等。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展厅里设置了大量多媒体和互动设备,并引入增强现实(AR)技术,在几个体验点,可以用智能手机、AR眼镜体验虚拟与现实的交互。

了不起的文保科技

上百种矿石和染料标本、圆明园红铜马首X光片、检测丝蛋白残留物的试纸……置身于展览现场,仿佛走进了文保科学实验室,让人大开眼界。

一个小小的玻璃盒里,放着一团碳化发黑的丝织物。别看它不起眼,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目前肉眼可见年代最早的丝织物遗存。考古队员在河南郑州汪沟遗址的瓮棺中发现了碳化纺织品,经微痕检测技术分析,确认其为丝织品。这一发现与其他考古研究相结合,可以证明在 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先民们已开始育蚕制丝,而且当时丝织品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展厅里,来自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两尊兵马俑格外引人注目。绿面跪射俑单膝跪地,面容刚毅,栩栩如生。它是秦陵兵马俑中唯一发现的绿面俑,极少出馆展览。另一尊紫衣御手俑头部缺失,双手前伸,似在持缰御马。俑身所绘紫衣的颜色,来自一种人工合成的颜料,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汉紫”,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铜钡。

根据展板和视频介绍,秦陵兵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艳的彩绘,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和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出土时彩绘层迅速卷曲起翘脱落,极难保存。得益于专家研发出的新材料和特定的加固技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2200多年前彩绘兵马俑的本色。

离兵马俑不远处,墙上展示着一幅色彩鲜艳的壁画,它是唐代韩休墓出土的《玄武图》。韩休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以直言敢谏留名史册。他的儿子韩滉也曾任宰相,所绘《五牛图》为传世名画。韩休与夫人柳氏的合葬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墓中发现了历经千年未褪色的精美壁画。《玄武图》绘于墓室北壁,发现时已被严重盗扰,百余块壁画残块散落在地。文保工作者运用先进的电子设备和新型纳米材料,完成了壁画的修复。

壁画原件旁有一个沉浸式展示空间,让人身临其境地欣赏壁画。在触屏互动设备上,记者体验了考古发掘和壁画修复的过程:穿过墓道,进入墓室,将墙上的壁画和散落的残块整体提取带回实验室,经过表面清理、拼接残块、绘制线图、补色全色等多项细致的工序,壁画终于修复完整。

有灵魂的工艺复原

扶着两侧把手,用力踩下踏板,用梭子将纬线穿入经线……展厅中,一名工作人员正在一台复原的汉代提花机上演示织锦。这台提花机是根据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及相关资料,以1∶6的比例复原而成,用它可以织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1995年,新疆尼雅墓地出土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它是迄今所见经线密度最大、织造难度最高的汉锦,堪称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纺织考古发现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人员经过深入研究,复原了西汉时期的多综提花织造技术,成功实现了“汉机织汉锦”。

“唐代贵妇的头饰也太美了!”在西安李倕墓出土冠饰前,不少观众驻足欣赏。冠饰的主体材料为黄金,上面装饰着珍珠、绿松石、琥珀、蓝宝石、紫晶、象牙等各色珍宝,精美绝伦。据介绍,整个冠饰包含零散构件500余件,出土时保存状况极差且层位复杂,专业人员采取打石膏包的方法将其整体带回实验室,经过长时间的仔细清理、逐层提取,终于复原了这件令人惊艳的冠饰。它不仅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精巧工艺,也见证了当代文保工作者的执着努力。

古代的豪车长什么样?一辆战国时期马车复原件解答了人们的好奇。《周礼·考工记》云“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车舆是古代机械制造最高工艺水平的集大成者。2006年以来,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了大量车舆,为研究中国古代车辆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这辆马车根据马家塬墓地出土文物复原而成,高大的车轮、红色的车身、繁复艳丽的纹饰,尽显西戎贵族车乘的华美气派。

新型植物源消毒剂、智能碳纤维囊匣、无需外接电源的调湿储藏柜……展览最后一个单元展示了先进的馆藏文物保护装备和风险监控系统,部分设备还可以上手体验。目前,中国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稳定洁净”的预防性保护理念,提炼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系统解决方案,为文物“万年永宝”提供了重要保障。

此次展览展期为3个月。在展览期间,知名文物保护专家还将为公众带来11场专题讲座,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成果。(记者邹雅婷)

编辑:hcf 审编:admin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凡来源不是“中国公益报道网”或“全民公益报道门户”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公益报道网无关。中国公益报道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我要链接| 商务合作|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256752

中国公益报道网 | 全民公益报道门户 | 备案号:京ICP备16047934号-2 Copyright © 2014-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公益报道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204号 | 国家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砀零字第54号 | 印刷经营许可证皖新出印证字(72)号
互联网反不良信息自律公约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